物理常识

一杯糖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变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变比为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1. 0.08
  2. 0.09
  3. 0.1
  4. 0.11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变为15%,即糖占15份,水占85份,糖水总共100份,
第二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浓度变为12%,则此时的糖水是:15÷12%=125(份)
所以每次加入的水是:125-100=25(份)
则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含糖比是:
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将变为10%。

城市铁路桥的铁道两边往往留有一定宽度,足够一个人行走。但是铁路桥是严禁行人通行的。禁止行人通行的主要原因是()。

  1. 担心行人被高速行进中的火车上的突出物剐到
  2. 由于铁路桥的护栏间隙较大,行人容易从护栏间隙中坠落
  3. 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内的吸力,有将附近物体卷入的危险
  4. 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外的推力,有将附近物体推下桥的危险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流体压强。流动物质流速较大的压强较小,火车高速前进,带动周围空气高速运动。所以,靠近火车的空气压强小,而离开火车较远的空气,由于相对静止,压强大,于是周边的东西就被空气压向火车。火车通过时,人不能太靠近,否则会有被卷入的危险,应站在安全线外。

电荷的基本单位是()

  1. 安秒
  2. 安培
  3. 库仑
  4. 千克

答案:C

解析: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伦,简称库(C)

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最主要是为了()。

  1. 避免因反光而影响驾驶员视线
  2. 减少空气阻力
  3. 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承受冲击力强
  4. 便于雨水流走

答案:A

解析:汽车的前窗相当于一块平面镜,车内的人或一些物品就会呈现在前窗上,呈现一个等大的虚像,给司机造成一个错觉,不易分清车内和车外的人或东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前窗倾斜,车内的人或物的像就会呈现在车的正上方,这样司机就不会混淆车内、车外的人或物。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2.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3.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4.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答案:D

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人说话是声带振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1. 汽化凝固
  2. 汽化液化
  3. 液化凝华
  4. 升华凝华

答案:B

解析:将海水中的水蒸发是液态变成气态,这是汽化现象.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是气态变成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遇到雷雨天气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1. 躲在大树下避雨
  2. 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
  3. 避免使用手机
  4. 撑着金属杆的雨伞在野外行走

答案:C

解析:

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1. 发电机
  2. 干电池
  3. 电炉
  4. 电动机

答案:D

解析: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炉是用来供暖的,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是要消耗电能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1.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2.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3.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4.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答案:D

解析:凝固点越低的液体越不易凝固,沸点越高的液体越不易沸腾;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表明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低,不易开锅(沸腾),表明防冻剂的沸点高。

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1. 与力的大小有关
  2. 与力的方向有关
  3.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 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C

解析: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1.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2.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3.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4. 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答案:A

解析:窗户上的冰花是由于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

我们所见到的自行车、马车、汽车等车辆的车轮都是圆形的,原因是()。

  1. 圆形车轮,中心到圆周的距离相等,高度对称、受力均匀、利于行车
  2. 圆形车轮满足人们美观的要求
  3. 圆形车轮滚动摩擦系数小
  4. 圆形车轮易于生产

答案:AC

解析:我们所见到的自行车、马车、汽车等车辆的车轮都是圆形的,原因在于:圆形车轮,中心到圆周的距离相等,高度对称:与方形、三角形相比,圆形受力均匀、运转方便,平稳性较好;此外,圆形车轮滚动摩擦系数小,利于行车。

下列关于钢化玻璃和普通平板玻璃的说法,正确的是()。

  1. 钢化玻璃的强度大于普通玻璃
  2. 钢化玻璃的抗冲击度小于普通玻璃
  3. 与普通玻璃相比,钢化玻璃更易破碎
  4. 与钢化玻璃相比,普通玻璃造价更高

答案:A

解析:钢化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同等厚度的钢化玻璃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5倍。A项说法正确。

对以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的措施是()。

  1. 安装隔声窗
  2. 安装隔声屏障
  3. 加装减震垫
  4. 安装消声器

答案:D

解析: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用减振、隔声措施。对以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外面“出汗”,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1. 酒从瓶中渗出
  2. 空气中水蒸气汽化
  3. 啤酒瓶上的水汽化
  4.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答案:D

解析: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由于取出的物体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在啤酒瓶上。

下列现象中,其本质与其他三个现象的本质不同的是()。

  1. 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2. 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3.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4. 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答案:A

解析:足球最终要停下来,是因足球受到与草地的摩擦力,而其他三项都属于惯性。

下列属于气体扩散现象的是()

  1. 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
  2. 火场之旁,必有风生
  3. 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
  4.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答案:A

解析:B项说的是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压强变小,周围冷空气填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C项扇子只是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并没有气体的扩散。D项说的是天气现象,与题意无关。

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

  1. 一定是固态
  2. 一定是液态
  3. 一定是固、液混合态
  4. 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

答案:D

解析: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态可以共存并处于平衡的温度。D项正确。

为什么体温计要做成三棱形?()

  1. 三棱的比圆形的更易夹住,不易滚落
  2. 做成三棱形可以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3. 三棱形比圆形更结实,不容易损坏
  4. 它的侧面可以当成一个放大镜,便于看清楚里面的水银柱

答案:D

解析:体温计中间的水银柱很细,看起来不方便,所以要放大,三棱柱在棱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光线经过折射后就形成放大的虚像。便于读数。

飞行距离较远时,民航飞机一般适宜在()飞行。

  1. 散逸层
  2. 对流层
  3. 平流层
  4. 中间层

答案:C

解析:A项,散逸层是大气的最高层,民航飞机无法达到这样的飞行高度,A项错误;B项,对流层为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不适合飞机的长距离飞行,B项错误;C项,平流层内的气流平稳,适宜飞机长距离飞行,C项正确;D项,中间层较高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不适宜飞机飞行,D项错误。故选C。

在生活中,下列哪一做法或现象与热胀冷缩无关?()

  1. 夏天在架设电线时,不宜把电线绷得太紧
  2. 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比灌满更容易保温
  3. 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中浸一下,更容易剥壳
  4. 冬天往玻璃杯中倒开水,应先用少量开水预热杯子

答案:B

解析:往保温瓶灌开水,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B项与热胀冷缩无关,选项A.C.D均体现了热胀冷缩。

炎热的夏天,打开电扇会使人感到凉快,其主要原因是()。

  1. 电扇有制冷作用
  2. 空气流通后室内温度降低
  3. 汗水蒸发能降低皮肤的温度
  4. 汗水在空气流通中迅速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

答案:D

解析:吹风扇可以加速空气流通,从而加快人体汗液蒸发,减少人体热量,降低人体温度,这样人就会感到凉快。

下列选项与力学有关的是()。

  1. 绕梁三日
  2. 四两拨千斤
  3. 坐井观天
  4. 海市蜃楼

答案:B

解析:绕梁三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回声现象;四两拨千斤,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坐井观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海市蜃楼是地球上的物体反射的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

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

  1.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强度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强度大
  2. 铜导线的电阻小,所以消耗的电能少,电炉丝的电阻大,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热得发红
  3. 铜导丝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
  4. 铜导线比电阻丝传热快.所以不怎么热

答案:B

解析:铜丝与电炉丝是串联的,所以它们的电流相等,故排除A。另外电炉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大,所以电炉丝会发红,而铜线却不太热。

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最外层的颜色是()。

  1. 紫色
  2. 黄色
  3. 红色
  4. 蓝色

答案:C

解析: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是指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其色彩从外至内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在高山上煮水,往往烧不到100摄氏度水就沸腾了,其原因是()。

  1. 高山上气温较低
  2. 高山上氧气稀少,燃烧不完全
  3. 高山上气压低
  4. 高山上的水大多是雪水,不易烧开

答案:C

解析:水的沸点是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压增大,沸点就会升高。相反,气压减小,沸点就降低。在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因此,高山上烧水烧不到100℃水就开了。

下列关于汽车行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 汽车快速行驶时,尾部通常会卷起尘土,主要是由汽车底部形成的低气压区导致的
  2.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车行进方向倾倒,主要是由离心力导致的
  3. 油罐车尾都通常会挂一条铁链直达地面,主要是为了避免静电放电导致灾难发生
  4. 汽车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主要是为了避免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

答案:B

解析: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车行进方向倾倒,主要是由惯性导致的。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1.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2.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3.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4. 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像变粗了,同时发出声音

答案:D

解析:声音产生的原因是振动。A.B项说明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C项说明振动的频率、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项“琴弦看上去好像变粗了”说明琴弦在振动,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以下变化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是()

  1. 酒精挥发
  2. 矿石粉碎
  3. 冰雪融化
  4. 白磷自燃

答案:D

解析: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变化是化学变化,A.B.C三项都是物理变化,只有D项是化学变化。

当你一走近感应玻璃门,它就会自动向左右打开;你一走远,它又自动关上。这是靠()感应到人来的.()

  1. 震动
  2. 人体移动
  3. 紫外线
  4. 红外线

答案:D

解析: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红外线感应门的原理就是红外探测器探测到热量的变化而改变感应器的电压输出,从而做出反应。

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1. 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2. 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振幅增大
  3.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4. 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答案:C

解析: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因为听诊器的从远到近越来越细,把声音集在一起,声音无法逃散就清清楚楚地被医生听到了。简单来说,是把声音集中起来增大响度。

人在月球上跳起的高度是地球上的几倍,这是因为()。

  1. 月球上没有空气,浮力小
  2. 人体的质量变轻了
  3. 月球对人体的引力比地球对人体的引力小
  4. 人体的弹跳能力发生了本质变化

答案:C

解析:人之所以不能跳得无限高,是因为在地球上要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如果引力越小,跳得也会越高。而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1/6,所以在月球上跳得高度也会是地球上的几倍。A项错误。因为就弹跳动作而言,空气分子的摩擦力与重力比起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茶壶盖上有孔是为了()。

  1. 透气散热,更快冷却
  2. 保持壶内外气压平衡,更好倒水
  3. 外形美观,使人心情愉悦
  4. 能闻到茶叶浸泡所产生的香气

答案:B

解析:茶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使作用在壶内外水面上的气压平衡。

尽管白天阳光有时不能照到房间里,但房间仍然很亮,其主要原因是()。

  1. 光的衍射
  2. 光的反射
  3. 光的放射
  4. 光的折射

答案:B

解析:虽然太阳光不能照到房间里,但是射到其他处的光线会反射,所以一总会有光反射到屋子里。

雪花在空中飘落连接在一起形成雪片,无论雪花怎样轻盈,怎样奇妙万千,它的晶体是有规律的()。

  1. 五角形
  2. 六角形
  3. 七边形
  4. 三角形

答案:B

解析:雪花,是一种有规律的六角形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形成雪片。

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1. 在地球上的能源中,地热能仅次于太阳辐射能排在第二位
  2. 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都是可再生资源
  3. 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做蜜胺塑料
  4. 1纳米等于二十亿分之一米,约为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

答案:D

解析: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四倍原子大小,D项说法错误。

我国使用的工频交流电频率为()

  1. 45Hz
  2. 50Hz
  3. 60Hz
  4. 65Hz

答案:B

解析:工业上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中国电力工业的市电标准频率定为5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