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

地跨两大洲,首都在西半球的是()

  1. 埃及
  2. 俄罗斯
  3. 美国
  4. 土耳其

答案:C

解析: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首都开罗在东半球;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首都莫斯科在东半球:美国地跨北美洲、大洋洲,首都华盛顿在西半球;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首都安卡拉在东半球。

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是()

  1. 华尔兹
  2. 桑巴
  3. 探戈
  4. 踢踏

答案:B

解析:桑巴舞是巴西的传统蹈,它在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音乐中加人了非洲的音乐和舞蹈部分,将黑奴的奴役之苦和满腔悲愤融人狂热的舞蹈之中,并尽情宜泄出来。

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境内大部分是被冰川覆盖的高原,又有多座活火山,形成冰与火并存的奇观()

  1. 瑞典
  2. 芬兰
  3. 冰岛
  4. 挪威

答案:C

解析:冰岛境内大部分是被冰川覆盖的高原,又有多座活火山,形成冰与火并存的奇观。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1. 太平洋
  2. 大西洋
  3. 印度洋
  4. 北冰洋

答案:A

解析: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3.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4. 卧龙自然保护区

答案:B

解析: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辫溪僳驴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把长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的两个城市是()。

  1. 重庆、湖口
  2. 宜昌、湖口
  3. 宜昌、九江
  4. 重庆、九江

答案:B

解析:长江干流河道,按河道特征及流域地形,划分为上、中、下游。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祢中游,湖口至长江入海口称下游。

下列有关地理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1.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
  2. 南极洲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3. 昆仑山脉和秦岭山脉大致均为东西走向
  4. 长江是仅次于密西西比河和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

答案:D

解析: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D项表述不正确。

关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1. 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
  2. 地跨冀、鲁、浙、皖、京、津四省二市
  3. 西部是冲积低平原,中部是缓斜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
  4. 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高产田分布区

答案:A

解析:黄淮海平原中没有浙有豫,故B错。西部地势高,是肥力较高的缓斜平原:中部是冲积低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故C错。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低产区,故D错。

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分布着()

  1. 热带草原带
  2. 热带沙漠带
  3. 温带草原带
  4. 温带森林带

答案:C

解析: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这是一条东西走向很宽的温带草原带;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温带草原,由于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气候类型是()

  1. 地中海气候
  2. 亚热带季风气候
  3. 温带大陆性气候
  4. 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D

解析: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气温低于0度,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在某次地震发生时,甲地为震中区,乙地为地震波及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

  1. 两地的震级和烈度相同
  2. 甲地的震级和烈度比乙地大
  3. 两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级比乙地大
  4. 两地震级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

答案:D

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往复变化使得地球景观绚丽多彩,这是大自然赋予地球的珍贵礼物。然而四季这个礼物似乎分配不公,地球上只有温带才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而寒带和热带则是长冬无夏和长夏无冬。其原因是()。

  1.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有一定的夹角所致
  2. 寒带的冰雪太多无法构成四季变化
  3. 热带的地形地貌构成使之不易散热
  4. 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答案:A

解析: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6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温带、寒带和热带的气候特点。

下列诗句,与中国和西域的物质文明交流无关的一组是()

  1.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4.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城郊

答案:A

解析:郁金香、葡萄、苜蓿都是自西域而来。蓝田位于陕西,是著名的产玉之地,与西域无关。

北极地区的东风带分布特点是()

  1. 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 位于极地低压带和副极地高压带之间
  3. 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 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一致

答案:C

解析:极地东风带位于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且向右偏转为东北风。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1. 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2. 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3.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 受季风控制

答案:C

解析: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1. 所在省份两两接壤
  2. 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
  3. 均地处黄土高原
  4. 所处纬度大致相当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甘肃和河南、山西两省不接壤。B项正确,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所在省份均有黄河流过。C项错误,河南洛阳位于平原地区。D项错误,河南省在山西省以南,纬度差别大。

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1. 热带雨林有春、夏、秋、冬四季
  2. 热带雨林有春季、夏季两个季节
  3. 热带雨林有雨季、干季两个季节
  4. 热带雨林没有季节之分,常年都是雨季

答案:D

解析: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到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25度到30度,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8度以上,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00mm,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所以D项热带雨林没有季节之分,常年都是雨季表述正确。不少人误选了C项,有雨季、干季之分的是亚热带雨林。

中国最出名的纸是产自什么地方?()

  1. 端州
  2. 徽州
  3. 苏州
  4. 宣州

答案:D

解析:宣纸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唐以前开始制造。开始以檀树皮为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楮,桑,竹,麻等十数种原料制作。宣纸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搓折无损,利于书写绘画,墨韵层次清晰,有独特的渗透,润墨和一次吸附性能,它还耐老化,防虫蛀,耐热耐光,适合长期保存,有“千年美纸”“纸中之王”的美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是()。

  1. 中国
  2. 美国
  3. 印度
  4. 埃及

答案:C

解析: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

  1. 春分日
  2. 夏至日
  3. 秋分日
  4. 冬至日

答案:B

解析: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石墨:金刚石()

  1. 白银:黄金
  2. 氧:臭氧
  3. 荔枝:桂圆
  4. 文章:字体

答案:B

解析: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氧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且都是同素异彤体。

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

  1. 妙应寺白塔
  2. 佛宫寺木塔
  3. 开元寺料敌塔
  4. 天宁寺塔

答案:A

解析:妙应寺建造于元朝初期,因寺院以白塔为中心修建,故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原名“大圣寿万安寺”,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山区。()

答案:B

解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降水丰富、地势不平的南方地区。

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天然分界线。()

答案:B

解析: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它是一条人工河,不是天然形成的。

北欧建筑物的屋顶多呈尖状,主要原因是当地()

  1. 日照不足
  2. 夏秋多大风
  3. 降雪量大
  4. 年温差较大

答案:C

解析:北欧降雪量大,尖状屋顶能防止屋顶上积雪过厚,屋顶被积雪压塌。

我国周边陆上接壤的国家有()个。

  1. 12
  2. 14
  3. 10
  4. 8

答案:B

解析:14个国家,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以下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1.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 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4. 要想富先修路

答案:D

解析:A项反映了生产方式受到的影响;B项反映了文化传统受到的影响;C项反映了生活习惯受到的影响。D项只是一种政策和号召,不能反映是否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本上贯穿大陆东西的气候类型是()

  1. 温带海洋性气候
  2. 极地苔原气候
  3. 地中海气候
  4. 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解析:极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与冰原气候同为极地气候,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北半球的信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1. 东北向
  2. 东南向
  3. 西南向
  4. 正南向

答案:C

解析:在北半球,风从东北刮向西南,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风从东南向西北刮,称“东南信风”。

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1. 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2. 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
  3. 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
  4.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

答案:D

解析:随着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的减少,陆地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这种分异也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斑马、猕猴、驯鹿生活的自然带分别是()

  1. 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带苔原
  2.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
  3. 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极地冰原
  4. 热带雨林、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A

解析:斑马分布于热带草原,猕猴分布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驯鹿分布于寒带苔原。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

  1. 西藏
  2. 青海
  3. 内蒙古
  4. 新疆

答案:D

解析: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部,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是我国行政面积最大的省区。

在我国,野外迷路时,下列辨别方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1. 树木年轮较密的一侧是南方
  2. 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方
  3. 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侧是北方
  4. 蚂蚁的洞口朝向的一侧是南方

答案:A

解析: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朝南的一面受阳光照射较多,形成层原始细胞分裂也较迅速,径向生长加快,年轮也较宽。而朝北的一面,年轮则明显狭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请问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1. 高山族
  2. 苗族
  3. 回族
  4. 壮族

答案:A

解析: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前九个排序为: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四个选项中高山族的人口数量最少,排在全国倒数第二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海南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
  2. 黑龙江人说:我们这里夏季的白昼时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强
  3. 西藏人说:我们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最强
  4. 新疆人说:我们这里气候干燥,云雨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

答案:C

解析:A项,海南纬度位置低,为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多阴雨天气;B项,黑龙江纬度位置高,也为季风气候;D项,新疆虽然干燥,云雨少,晴天多,但和西藏比还是没有西藏太阳辐射强。

在下列太阳系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1. 水星
  2. 地球
  3. 火星
  4. 土星

答案:A

解析:太阳系中行星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前的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我国内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位居第二的航道是()

  1. 珠江
  2. 京杭运河
  3. 黄河
  4. 松花江

答案:A

解析:珠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水运大动脉,珠江水系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运输货运量的20%。

三级以下地震为微震,五级以上地震为破坏性地震,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倍。

  1. 20
  2. 30
  3. 40
  4. 50

答案:B

解析:地震每增一级,能量会增大30倍。

我国近海各海区的面积最大的是()

  1. 南海
  2. 东海
  3. 黄海
  4. 渤海

答案:A

解析:南海的面积约为350万km2,约等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

关于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国,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1. 硝石:加拿大
  2. 磷矿:摩洛哥
  3. 铜矿:智利、秘鲁
  4. 金矿:南非

答案:A

解析:A项对应错误,硝石,也称钠硝石,即天然的硝酸盐,这种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智利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