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大疱性皮肤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时间:2011-10-27 字体:大 中 小
第三届国际大疱性皮肤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由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大疱性皮肤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功举办,1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皮肤科医师参加了会议。会后还举办了4天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会议由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郑捷教授主持,天疱疮研究领域的国际顶级学者日本庆应大学皮肤科主任Masayuki Amagai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皮肤科John Stanley教授和Aimee Payne副教授、埃默里大学Andrew Kowalczyk教授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研究的顶级学者北卡罗莱纳大学Zhi Liu教授在会上进行了专题演讲。其中Stanley教授和Amagai教授已分别参加了前两届会议,这次他们又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就天疱疮的发病机理和靶向治疗等前沿研究进行阐述。Stanley教授的研究组采用噬菌体抗体技术从患者体内筛选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单克隆抗体,并尝试使用这些针对活化的淋巴细胞的单抗进行疾病的靶向治疗,用于治疗疾病。Amagai教授对Dsg3-CD4+T细胞进行了研究,发现与Dsg3作用后的T细胞不仅可以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而且能诱导界面皮炎的发生,从而首次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联系起来,对T细胞在其中的介导机制进行了探讨,开创了皮肤病研究的新视点。
第一次参会的Payne教授和Kowalczyk教授也带来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Payne教授对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致病性抗体的标记进行了研究,Kowalczyk教授则采用三维成像技术对天疱疮抗体和桥粒芯糖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态观察,进一步证实了天疱疮致病性抗体直接作用于抗原蛋白,导致抗原分子的内吞和桥粒结构的空间变化,使其功能丧失,产生疾病。而Zhi Liu教授在类天疱疮的领域中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会上他对疾病的发生、参与发病的炎症性细胞和抗体的致病性作用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
除了海外学者,来自国内的大疱病研究专家,南京皮研所的王宝玺所长、山东皮肤病医院的张福仁院长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王明悦医师等也将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张福仁院长对中国疱疹样皮炎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进行了总结,并对抗肌内膜抗体和抗组织型转谷氨酰胺抗体进行了检测,对疾病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中国存在疱疹样皮炎的患者,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王宝玺所长领导的课题组致力于将类天疱疮的研究,他们发现类天疱疮和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阿茨海默病可能存在共同的抗原成分,从而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全新的阐述,也提出了治疗的新途径;北大一院在朱学骏教授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副肿瘤性天疱疮的研究,此次他们课题组的王明悦医师对这一最为危重的天疱疮类型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总结,提出了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重症肌无力是评估副肿瘤性天疱疮预后的重要并发症,而重症肌无力可能是加重患者呼吸困难从而导致更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作为东道主的瑞金医院对天疱疮的临床和实验进行了长期研究。会上潘萌主任和徐牧迟医师也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在天疱疮方面明确了疾病的致病机理,建立了疾病的诊断和评价体系,首次通过患者自身抗体、尤其是致病性和非致病性抗体亚型的检测,决定用药、评判疗效,从而用最小量的激素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发生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潘萌主任还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对免疫调节细胞在疾病中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方面,对其治疗进行了改良,将口服或静脉滴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传统疗法改为卤米松外用治疗,显著减少了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现在患者自行要求外用卤米松治疗。同时徐牧迟医师还首次提出了难治性类天疱疮的概念——低龄,高BP180和BP230抗体,特别是高IgE型抗体和高嗜酸性粒细胞血症,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出了依据。
该次大疱性皮肤病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和合作契机,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科研和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大疱病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升我国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和科研水平。
(徐人超)